中文名:慕尼黑工业大学
英文名: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学校类型:公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地理位置:德国慕尼黑
学校简称:TUM、TU München
成立时间:1868年
现任校长:Martin Vetterli
学校特色:德国精英大学、TU9成员、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成员、T.I.M.E.联盟成员、国际科技大学联盟成员
世界排名:2024年QS世界排名第37
主要院系:计算、信息和技术学院、工程与设计学院、自然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和技术学院、医学院、体育和健康学院
知名校友:普朗特、迪塞尔、托马斯•曼
01学校简介
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TUM)坐落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是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之一。因其卓越的创新精神和优异的科教质量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连续三度授予“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y)的称号,是德国政府“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
这所优秀的德国大学不仅仅培养出了18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同时也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文豪托马斯•曼等世界著名科学家及社会名人的母校。慕尼黑工业大学目前设有6个校区,研究领域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建筑、经济等多个范畴,是一所学科较为完备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02学校排名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德国第1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49,德国第1
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50,德国第1
U.S.News世界大学
2023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79,德国第4
2022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74,德国第3
THE世界大学排名
2023年THE世界大学排名第30,德国第1
2022年THE世界大学排名第38,德国第2
03专业排名
物理与天文学:世界第15,德国第1
电气与电子工程:世界第18,德国第1
机械、航空和制造工程:世界第20,德国第2
化学:世界第22,德国第1
建筑/建筑环境:世界第24,德国第2
统计/运筹学:世界第28,德国第1
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系统:世界第29,德国第1
材料科学:世界第31,德国第4
农林科学:世界第33,德国第3
土木和结构工程:世界第40,德国第1
数学:世界第43,德国第2
生物科学:世界第50,德国第3
04校区介绍
慕尼黑校区
自1868年成立以来,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校区(Munich)最初就建在慕尼黑市区,而且是在非常核心的地段(离慕尼黑大学约一两百米的距离)。在老校区读书的话,平时的日常生活可以感受到慕尼黑浓厚文化和娱乐氛围。
这个校区主要囊括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大学委员会、慕尼黑工业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管理学院、社会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还有位于奥林匹克公园附近的体育与健康学院。
加兴校区
总体来说,新建的加兴(Garching)校区组成了慕尼黑工业大学更全面的院系体系,据官网介绍,其囊括了7,500多名员工以及超过2万名学生,也是全德最大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心。坐落于加兴校区的学院包括:物理、化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以及跨学科的前沿研究和网络等。
而且慕尼黑工业大学还将在加兴校区建设更多与公司合作的研究所,目前落地的包括但不限于西门子新技术中心、瑞士科技集团欧瑞康成立的先进制造研究所等机构。
魏恩施蒂芬校区
坐落于魏恩施蒂芬校区(Weihenstephan)的主要是生命与科学学院,在这里,甚至还有属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自己的啤酒厂,非常适合学与酿造与饮料技术专业的学术在此学习与实践。
从官网上提供的资料来看,这个校区也是非常的“绿色”,而且容纳了超过4千名学生与近2千名员工。
施特劳宾校区
施特劳宾(Straubing)校区是慕尼黑工业大学在巴伐利亚州的最后一个校区,相对来说研究范围更集中,重点在研究生物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同时会与魏恩施蒂芬应用技术大学合作研究与教学。主要涉及的专业包括:生物材料、生物经济、化学生物技术、可持续管理与技术等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上述部分专业的学士和硕士都提供英语授课的课程,所以这里的国际学生的比例也会相对更高。而且,还有机会实际上手参与各类种植体验的活动。
海尔布隆校区
海尔布隆校区(Heilbronn)相对来说就很特殊了,因为它是唯一坐落于巴符州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校区,而且此校区生活成本相当低廉。
由于它的建成时间非常晚(2018年建成),所以和上面几大校区比起来,整体环境没那么丰富,只有基础的学习设施。但是,由于在海尔布隆地区拥有大量的创新公司,坐落于此的管理学院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让学子们融会贯通创业与管理的知识。
亚洲校区
此校区是坐落于亚洲新加坡(Singapore)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提供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合作的学位,包括:绿色电子/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的硕士课程等,在2020年增加了2个本科学位,不过都需要学生自行承担学费。
亚洲校区的师资力量雄厚,不仅有来自南洋理工的教授,还会有德国本部的老师飞到新加坡进行面授。整体来说,亚洲校区更适合想留在亚洲以及全英文授课的同学。
05学校特色
德国最好的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近几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蝉联第一名,也常年在其他各大大学世界排名中占据德国排名榜首,被称为是“德国的清华大学”,也是欧洲最好的大学之一。慕尼黑工业大学是德国唯一一所入选2022英国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的院校。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学成果斐然,迄今为止学校已经培养出了18位诺贝尔奖得主、23位莱布尼茨奖得主与29位IEEE院士。
顶尖的科研实力
在2023年QS专业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再次成为工程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最好的德国大学,均排名世界第28位。此外慕工大有12个学科排入世界前50的行列,其中多项理工类专业跻身全球25所最佳大学之列。
此外,学校的科研设施也是顶尖的,学校被德国政府列为重点资助对象,享有德国最高科研经费。学校拥有6个综合研究中心,7个中央科学机构,欧洲最早开展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的中心“德意志心脏研究中心”也设立在慕尼黑工业大学。
低廉的留学费用
德国公立大学是免学费的,只收取每学期92~152欧元的学杂费。折算下来大约是每学期最高约1,149元人民币。
生活费方面,德国物价在欧洲不算特别高,日用品也较为便宜,一般平均下来是每个月900欧左右,也就是大约每月8,000元人民币。一整年下来差不多在人民币7万到9万元之间。而且慕尼黑工业大学奖学金丰厚,德国时薪也相对较高,德国留学的费用总体来说相对于英美则是非常实惠的。
国际化的办学水平
慕尼黑工业大学在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院校达到了151所,还在新加坡也设有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合作的亚洲校区。2020年,清华大学也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签订了旗舰型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
此外,还与世界各地的公司和科学机构结成了强有力的联盟,在产学研对接、合作上成就斐然,学校的国际化水平相当高。
06专业设置
本科
计算信息与技术学院
生物信息学
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
信息学
信息工程
信息学:游戏工程
数学
经济信息学
工程与设计学院
航空航天
建筑
土木工程
土地监管与土地开发
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
地球科学
工程科学
机械工程
环境工程
自然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
化学
化学工程
食品化学
物理
生命科学学院
农学与园林科学
酿造与饮料技术
林业学与资源管理
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
食品化学
生物
营养学
分子生物技术
制药生物工艺技术
管理学院
管理与技术
可持续管理与技术
社会科学与技术学院
政治学
政治和技术
教学研究
科学、工程和技术中的责任
科学与技术研究
医学院
医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学院
体育
健康科学
硕士
计算信息与技术学院
生物信息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通信工程
数据工程与分析
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
金融与信息管理
信息学
信息学:游戏工程
数学
金融数学与精算学
数学科学中的数学
数学科学与数学工程
神经工程-精英课程
软件工程-精英课程
机器人、认知与智能
工程与设计学院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工程(亚洲校区)
建筑学
车辆工程
土木工程
地图学
计算力学
能源与加工工程
机械工程的开发、生产与设计
以地球为导向的空间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与地理信息学
地热学/地热能源
工业生物技术
建筑环境中的信息技术
工程与水文地质学
土地管理与地理空间科学
景观工程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电一体化与机器人学
医疗技术与援助系统
电力工程
铁路、运输和物流
资源高效利用且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风险与安全
材料科学和技术
交通运输系统
环境工程
城市化-城市与景观的研究与设计
自然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物理
化学
化学工程
工业化学
食品化学
物质到生命
物理(应用工程和物理)
物理(生物物理)
生命科学学院
农业系统学
农业生物学
生物
酿造与饮料技术
林学与木材科学
工程生态学
食品化学
食品技术
分子生物科学
自然保护与风景规划
营养学与生物医学
制药生物工艺技术
可持续资源管理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管理与技术
管理学
财务与信息管理
消费科学
可持续管理与技术
管理和创新
高管MBA
商业与IT领域的MBA
创新和商业创作MBA
体育与健康学院
运动与训练科学
传统中医学(继续教育专业)
健康科学-预防与健康促进
人体工程学
社会科学与技术学院
政治学
政治和技术
教学研究
科学、工程和技术中的责任
科学与技术研究
医学院
放射生物学
生物医学神经科学
07申请须知
本科
本科申请
慕尼黑大学本科申请有两种学历要求(满足一种即可):
提供高中毕业证书和高考成绩证明。
已完成中国国内985/211大学1个学期以上课程或普通一本、二本大学3个学期以上课程可以直接申请本科课程。
注:
1.针对中国学生会有德适(TestAS)或APS面试,详情见官网信息。
2.Test AS德适考试:
审查学生是否拥有在德国留学所必备的认知能力,考试是由3部分组成的笔试:语言测试,核心测试和专业思维能力测试。该考试可以用德语或英语进行。全球范围内一年举行两次,中国有3个考试中心:北京、上海、青岛。
3.APS审核面谈:
不具备参加Test AS德适考试资格的,一般都将进行APS审核部面谈。需要注意的是,无法参加德适考试的申请人可转入一般国内申请人面谈程序,但一般国内面谈程序的申请人不允许转入德适考试。
语言要求
对于非母语德语和英语国家的学生(满足一种即可):
德语授课专业:德福16或DSH2或者歌德C2。
英语授课专业:雅思6.0(5.0);托福79+;部分英语授课专业会有更高语言要求。
硕士
申请材料
VPD:需先在uni-assist申请VPD即“学历认证证明”,查看你是否具备德国大学入学资格,随后在学校的网申系统完成申请;
个人简历;
个人陈述;
动机信;
课程描述;
相关论文;
GRE/GMAT成绩单;
语言能力成绩单;
两至四封推荐信;
注: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所需申请材料不同,详情见官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