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是教育部近年来关于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各类改革意见和方案中一直提倡的教育优化宗旨。例如: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都在围绕以上宗旨而“发力”。
不仅规定高中外语在英语基础上,增设了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可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更是把多语纳入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定了小语种优待政策,即高考命题时小语种试卷的难度要比英语容易5至10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的政策支持,以达到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的教育优化目标。并且还在不断“发力”。
近日,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出台,这一次又会给教育带来哪些优化呢?我们不妨通过日语、俄语、英语的课程标准来“以点及面”地简要了解一下。
在这三份课程标准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点,即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关于这一变化,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北外国际”)多语种项目部赢在了起跑线,在发挥北京外国语大学多语种教学资源的优势下,早已通过多语文化体验课程支持服务“布局”多所中小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外国语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高级中学等等。以基于语言、艺术领域相结合的发展水平评估的模式,为小学、小学到初中的教育阶段合理设计了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目标,从而迎合了学段衔接加强化的课程标准政策。
由此可见,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上表现得更加大力、更加切实,以不断优化教育,最终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