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德国权威DZHW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的毕业率超过:84%
部分学生因为转换学校或专业、或因为打工实习等原因申请延期1-4个学期毕业。还有部分学生因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暂停学业。因此不可一概而论!
只要我们具备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顺利毕业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是时候改变德国留学难毕业的偏见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西方高等教育在中国学生和家长心里,被打上了“宽进严出”的标签,原因就在于一直被宣传的西方大学偏低的“毕业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相关数据,2004-2014年间,中国大学本科平均毕业率为97.61%,学位授予率为95.45%,即便是近些年教育部强调对高校大学生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把毕业出口关,国内的高校毕业率平均也在90%左右。这和欧美国家的毕业率相比还是有较大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文化因素不容忽视。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个性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公众比较不会因为学生未能按时毕业而判定他们是失败的。
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家长和学生对能否顺利毕业的心理预期普遍偏高,很多家长在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孩子可能毕不了业这件事。另外,各种社会招聘中对“证书”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为了生计努力完成学业。
欧美大学的“宽进严出”,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入学后严格把关,用高淘汰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而英美国家所谓“宽进”也并非入学没有门槛,相反顶尖的如哈佛、耶鲁、MIT、斯坦福、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入学标准则极为严苛。其入学竞争之激烈,往往要比中国高考还要严重。英美顶尖大学除了要看成绩,还要看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其他表现。同时费用也极其高昂,除了非常优秀的学生可申请获得奖学金外,普通家庭一般无法承担。
而相对来说,历史更悠久的欧洲大陆高校,现在依然享受与本国人员同等的“免学费”的福利待遇,申请要求也相对较为宽松,成绩优秀的国际学生都可被录取。同时生活费用也普遍较为低廉,普通家庭都能接受。而且欧洲大学,尤其是德国的“宽进严出”,但毕业文凭含金量非常高,出来的都是真正的人才!
而且德国大学的毕业率并非“谣传”的非常低,根据德国权威DZHW的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率平均达到71%,而中国学生的毕业率超过84%,甚至超过德国本国学生,是各国学生之最。
自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启动之后,德国过去的硕士加博士的高等教育模式改为美国式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术资格模式,更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博洛尼亚进程为整合欧盟的高教资源,打通教育体制,实现消除欧洲内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德国高校的毕业率明显提升。
根据各国关于各高校的毕业率统计可以看出,德国的高校毕业率在欧美主要留学国家中位居中游。而没有毕业的学生并不是就没有出路,据统计未毕业的学生中43%的人选择接受职业培训,有26%的人找到了工作,还有11%的学生选择先游学或实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再继续深造。